前天,胡歌從上海市旅游局局長手中接過了旅游形象大使的聘書,上海市歷來是一個喜歡開風氣之先的城市,這一次走在了引領了中國旅游品牌的最前沿。那么,胡歌被聘為上海市旅游形象大使到底是不是合適?一個娛樂明星能夠擔當起一座城市的旅游形象重任嗎?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為什么是胡歌?
一、文旅跨界的結晶
1、產業層面的跨界
從全國來看,文旅跨界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早在2012年,上海市旅游局與上海市文廣局就正式簽署了《上海文化旅游合作發展三年推進計劃》,推進“文旅融合、文旅促進”,并推出了一系列文旅跨界產品和文旅跨界活動。2015年,隨著旅游+的提出,文旅跨界的勢頭更猛了。這一次聘任胡歌作為上海旅游形象大使,顯然也是上海市文旅跨界的一個很好體現。
2、職業身份的跨界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文化工作者開始介入旅游產業,比如馮小剛,比如華誼兄弟王中軍,這些人過去都是文化工作者。在旅游+時代,他們具有了文化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的雙重身份。胡歌也是如此,在被聘任之前,他在電視劇《大好時光》飾演了一位旅游從業人員,被聘任之后,他真的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旅游工作者,未來他將參與到《胡歌邀你領略上海的“大好時光”》專題宣傳片、《胡歌帶你游上海》旅游圖冊以及旅游海報的制作中。
二、美麗中國的大格局和加速度
胡歌作為男性的陽光俊朗形象符合當下中國國家形象戰略的傳播訴求,雖然胡歌只是上海市旅游形象大使,但是,上海市旅游品牌屬于美麗中國旅游品牌的一部分。當下,中國經濟遭遇下行壓力,旅游業則逆勢增長,成為力挽狂瀾的一個國家支柱產業。胡歌的形象恰好能夠為美麗中國注入一股陽光向上的力量,預示著中國經濟在逆境中的堅持與堅韌,展示著旅游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形象。
2015年恰逢十三五開局之年,美麗中國的旅游品牌需要走出去的大格局,上海市旅游需要逆風飛揚的加速度。 在中國旅游和上海旅游發展的特殊階段,胡歌的形象能夠承載這種正能量、大格局和加速度的品牌內涵。
三、上海旅游營銷策略的雅能量
1、形象優雅
上海一直是一座氣質高雅的城市,無論是觀光,還是休閑,在上海的街道上總能體會到高雅的韻味,尤其是上海淮海路,其形象定位就以高雅為特色。胡歌公眾形象高雅,同時又有著上海人骨子里的情調,讓他來當形象大使,也是比較符合上海城市氣質的。
2、成長優雅
胡歌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在他的內心,既有一幅老上海的地圖,也有一幅新上海的地圖。上幼兒園的時候,胡歌就是上海電視臺小熒星藝術團的成員,1996年,他又被聘為上海教育電視臺、上海東方廣播電臺主持人,成為上海灘名副其實的小明星。2001年,胡歌進入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踏上了真正的演藝之路。這一路走來,其成長史與上海的變遷息息相關。上海這座城市的滄桑與繁華也陪伴著胡歌走向成熟和成功。胡歌的成長代表著每個上海人成長。其氣質中的上海味是最本真最地道的,所以,胡歌作為上海旅游形象大使是有先天優勢的。
四、消費者屬性的新定位
聘任胡歌作為旅游形象大使,也意味著上海市旅游品牌的重塑和升級,體現著消費者定位的微妙變化。
由新華社上海分社聯合上海社會科學院、長三角自駕游專家委員會共同編制的“新華·長三角自駕游發展指數”顯示:上海是長三角地區自駕游通行便捷度最高的城市。這也意味著未來上海市的游客將呈現年輕化趨勢,尤其是隨著迪斯尼的開園,將有更多年輕游客涌入上海。從東京迪斯尼的統計數據來看,18-39歲的游客是迪斯尼的主要客源。
胡歌作為娛樂明星,其粉絲也主要以年輕人為主,這與上海旅游品牌的受眾群體是基本吻合的。聘任胡歌后,上海市旅游局官方微博、微信“樂游上海”可以與胡歌的微信微博粉絲進行充分互動,形成互聯網整合營銷鏈條。胡歌的粉絲將會有很大一部分轉化為上海游客,這對于上海旅游來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收獲。
五、后工業化進程中,城市味道的回歸
上海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又在地球村中扮演著連接中西方文明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后工業化進程中,上海的旅游品牌具有典型的跨文化溝通的特征。在跨文化溝通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以開放的姿態守住最本真的文化底蘊,唯此才能不至于迷失自我,才能夠保持海納百川的定力。
胡歌骨子里的上海基因使得他本人可以作為一個跨文化溝通的最好載體,能夠在跨文化溝通中找到定力,并保持本真的上海味道。胡歌也承諾:要加強外語學習,向國際游客推廣和介紹我們美麗的上海。
胡歌在旅游品牌跨文化溝通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其主演的《瑯琊榜》在國內大獲成功后,在世界范圍內也深受追捧。這種以文化產品為載體的跨文化溝通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具有穿透力的,尤其是在地球村時代,胡歌作為上海和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并進而成為文旅跨界符號,可以說是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